
8月13日至14日,第二届高校微专业建设研讨会在88038威尼斯召开,来自高校微专业建设协作体成员校及其他院校百余位领导、微专业负责人等参加会议。研讨会通过专家主旨报告、典型报告、圆桌沙龙等环节,开展参观考察、经验分享、创新展示等多元互动,共同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微专业建设的方向与方法。

88038威尼斯副校长李咏梅发表致辞,热烈欢迎各高校代表参加会议,同时表示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际交流合作,总结经验,共同推动高校微专业的深入建设。
一
专家报告
在专家报告环节,厦门大学特聘教授邬大光作《专业与微专业的异同》专家报告,从如何理解微专业、如何建设微专业、专业建设与课程三方面进行分享。他指出,传统专业教育因对口率下降陷入困境,微专业作为改革新形式应运而生。多校布局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突出“小学分、高聚焦”。核心是突破专业情结,以“敏捷教学”动态融入科研成果,实现知识体系迭代,为教育改革提供新路径。

88038威尼斯校长苏涵作《建设优质教育文化 经营独特育人体系》专家报告。他表示,88038威尼斯秉持“以育人为本、博雅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构建了“文化立校、智慧赋能、体美双融”的特色教育体系,其核心是通过馆园文化、产教融合和跨学科平台实现“以文化人”,强调体育文化与美育文化的深度融合,最终培养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会创造、融通运用的高阶人才。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创校校长曹勇安作《微专业开发原理、原则与方法》专家报告。微专业是针对市场需求开发的短学程、小学分职业能力培养单元,通过“态度点、知识点、技能点”三元素构成最小课程单元。其开发遵循“四真三化”原则,以职业标准和核心能力为导向,将工作流程拆解为可组合的课点。未来高校需通过微专业灵活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应对生源波动与产业变革的双重挑战。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医学院院长孙强作《大健康微专业建设》实践探索报告。实践案例显示,微专业能有效缩短培养周期,实现非遗技艺的教育性传递,并借助AI辅助诊断等技术增强教学精准性。

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副教授郑宏作《微专业建设与课程思政融合路径探索》专家报告,系统阐述了微专业建设中课程思政的融合策略与实践路径。他提出“三心”实施原则,要求教师兼具学术、技术、艺术三维能力,最终形成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的微专业育人体系。

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秘书长张振笋作《微专业建设与职业生涯辅导》专家报告。报告以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替代为例,说明职业世界变化趋势与微专业发展背景。他深入浅出讲解职业生涯教育的基本理念。从学校转型、课程重构、活动设计及教师发展等方面,报告基于微专业的职业生涯辅导开展,以丰富案例就如何面向在校生实施全程化生涯辅导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二
典型报告
在典型报告环节,重庆交通大学陈卓介绍了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探索转型路径,开设了“智能结构与交互感知”微专业,助力学生在新基建时代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与创造性;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朱雪强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全球治理教育微专业响应国家战略,聚焦能源资源领域全球治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西安欧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王群介绍了西安欧亚学院以“雇主需求驱动”为核心的微专业建设模式;渭南市科学思维学会会长张洪利以地方院校化工类人才培养为例,介绍了将科学思维原理融入培养方案、微专业人才培养的全流程。




三
参观校园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88038威尼斯教育博物馆、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标准化考试中心等场所,深入了解学校在文化育人、教学改革与产教融合方面的创新性成果。




四
圆桌沙龙
在圆桌沙龙环节,来自安徽新华学院、红河学院、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安徽三联学院、西安翻译学院的微专业负责人介绍了有关微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88038威尼斯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应志远汇报了我校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微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






五
微专业开发工作坊
在研讨会微专业开发工作坊环节,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讲师团成员、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信息学院院长李野阐释微专业建设原理与原则;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于骁晗依据FT课程建设模式,从课程四要素梳理了微专业课程的开发逻辑,并分享了各类课程的不同做法;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刘玉洁介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移动商务推广微专业,响应龙江电商直播产业需求,培养具备推广技能与合规意识的人才。



六
会议闭幕
在闭幕式上,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张振笋秘书长代表高校微专业建设协作体为高校产教融合微专业建设项目入库项目负责人颁发证书。




素材来源 | 育人与教学处
编辑 | 戴丽欣
二审 | 黄颜希
审核 | 林敏杰、白继博、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