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由育人与教学处组织的融新学院育人及教学工作培训会在立林学术报告厅召开。本次会议分为育人工作与教学工作两个专场,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赋能。
育人与教学处针对全体导师与任课教师提出育人责任与教学要求。白继博处长聚焦于解读学校推行的导师责任十条,并从十个维度全面落实导师育人责任。这“10条”不仅是工作指南,更是育人承诺:从班级导师育人、因人施策,到化解心理问题、建立良好班风、发挥组织领导力,再到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愿景、建立家校联系、发挥学生“领头羊”作用、实施表彰激励,最终实现“一个不落下”的育人承诺,全面护航学生的终身发展。
杨令叶副处长提出任课教师需详细掌握班情班风、树立愿景建立信心,熟练使用智慧教室与信息化工具,完成线上建课并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教学过程应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师生互动,注重多元能力培养,课程考核应强化过程性评价。任课教师做好教学及学业管理,实现教学目标。既是每位任课教师的义务和责任,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担当。
在新生培养方面,融新学院制定了以“人工智能+教育”为核心的新生培养方案。黄蓓院长分享了斯坦福大学通识课程的先进经验,指出课堂参与、案例教学及跨学科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强调要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全流程,从知识传导向能力提升转型,通过多元实践与读书计划,赋能未来卓越人才培养。
王志强学术副院长指出融新学院致力于破解传统教育中专业固化、产教脱节、文化认同缺失等问题。学院以“双院制”“双师化”为体系,打破专业壁垒,融合博雅通识、传统文化与专业教育,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组织新生参观“十二馆八园”和八大产业学院、十二创作坊,依托文化资源传承理念,将课程结构优化为“50%课堂教学+30%实践教学+20%读书研究”,推行“一人一艺”美育计划和全流程读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多元能力。
陈志全行政副院长系统介绍了“博雅、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结合2025级新生特点强调导师需以“立德立规,亦师亦友”的定位开展工作。同时部署了从新生报到日常管理的全过程育人策略,明确了健康跑、阅读打卡、社团参与等具体要求,并提出以月度考核、三方评价为核心的科学考评体系,通过精细化管理,确保育人工作落地见效,护航新生顺利启航。
此次培训会不仅是融新学院新学期工作的重要开端,更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育人与教学处将持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育人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素材来源 | 育人与教学处
编辑 | 戴丽欣
二审 | 杨奋华
审核 | 白继博、任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