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38威尼斯

八闽筑迹,匠韵新生:88038威尼斯“寻闽韵园林·传古建匠心”实践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八闽筑迹,匠韵新生:88038威尼斯“寻闽韵园林·传古建匠心”实践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韦凯时发布时间:2025-07-30浏览次数:1235

八闽筑迹,匠韵新生:88038威尼斯“寻闽韵园林·传古建匠心”实践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守护文化根脉,厚植文化自信根基。88038威尼斯“寻闽韵园林·传古建匠心”实践队于6月23日至7月3日前往福建省漳州市、泉州市、福州市、武夷山市和三明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依托风景园林专业所学,以扎实技能与饱满热情,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生动实践,为中华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注入蓬勃的青春力量。

此次实践活动立足艺术美学视角,以“挖掘闽地园林文化内涵、传承古建匠心精神”为核心目标,通过实地调研、现场勘察与深度访谈,系统梳理福建古建筑的历史脉络与文化价值。实践队足迹遍布多地标志性文化遗产在云水谣聚焦世界遗产土楼,解码古人“天人合一”的聚落营造智慧,探究夯土建筑如何实现防御、居住与生态的千年和谐共生;在泉州金鱼巷实地测绘“出砖入石”墙面构造,剖析红砖与花岗岩的榫卯式咬合技艺,感受闽南先民化废为宝的营造哲学;在福州螺洲陈氏五楼,赏析中西合璧的砖木拱券与功能布局,追溯诗礼传家的家国情怀,守护近代教育活态遗产;登武夷山天游峰,观察植被垂直分布与生态茶园景观,思考岩茶经济与生物多样性的平衡之道;在沙县博物馆重点考察明清建筑构件,通过比对不同时期榫卯工艺,深化对传统建筑智慧的理解。

调研过程中,团队分工协作,结合借景、框景、藏景等经典园林手法,通过文字记录、影像拍摄等方式全方位留存现场资料,深入探讨传统村落与古建的活化利用路径,结合旅游开发与文化创意提出可行性保护方案构想。立足福建本土特色,队员们聚焦闽南古建筑中的滴水兽、燕尾脊、山花等独特元素,深耕文化创意转化。团队精心设计的文创IP形象“闽小彩”,融合德化白瓷瓶身造型、莲花元素及古厝滴水兽等闽南文化符号,以白、青、橘红为主色调,既彰显古建筑典雅韵味,又契合现代审美需求,通过简化提炼的古典纹路与灵动线条,实现传统精髓与现代风格的有机统一。依托“闽小彩”IP,实践队进一步开发系列文创产品,以传统园林与古建影像为蓝本,结合现代设计与市场需求,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此举旨在打破地域与文化界限,推动闽韵园林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东方园林美学”在新时代焕发活力,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实践活动将课堂延伸至园林古建与绿水青山之间,队员们以专业视角解读传统园林的叠山理水、建筑特色、聚落空间及植物应用,深刻体悟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人居理念与特色产业发展的融合之道。通过实践,队员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强化了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青春力量为古老园林艺术镌刻新时代的文化印记。